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 辛亥革命学案导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历史意义。结合时代背景综合认识"三民主义"。
2.过程与方法: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具有的伟大历史意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革命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预习提纲
(一)、背景
1, 运动失败后,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清政府内外交困,企图用 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及革命运动的兴起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①,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其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 。②,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在东京成立, 被推举为总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 ,创立民国, "为宗旨,以《 》为机关刊物。
2),宣传革命理论:同盟会成立后,同改良派围绕着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 等问题展开论战,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
3),领导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其中,以 为最著名。
(设问思考:综合全面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
(二)、经过
1,开端--武昌起义
(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 、 率先发难。
(2),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以 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政体为"五族共和"。
2,发展:在起义以生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
(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 宣布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
(2),1912年3月颁布《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 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4,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因为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扶持袁世凯。
1912年2月, 下诏退位,清王朝的统治宣布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 就任临时大总统。
(设问思考:1),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有哪些表现?
2),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