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评价: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4.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
①成就:1983年,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银河-Ⅰ号"计算机。
②地位:中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③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2)生物技术
①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②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提出
(1)背景: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3)内涵: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硕果:出现了一系列贯彻"双百"方针的出色作品。
2.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2)表现: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3.文艺的春天
(1)背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2)表现:20世纪80年代初,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建国初期--人民教育的奠基
(1)建立人民教育: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教育方针: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3)教育制度: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4)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