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3-5课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3-5课  学案第3页

一、作者简介

(1)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由于出身微贱,而又生活在南朝门阀特权盛行的时代,一生受尽了歧视和打击,只当过几任小官。其诗风雄健奔放,在当年就颇负盛名,特别是对唐代的作家李白产生过重大影响。除《拟行路难》外,《梅花落》也是鲍照乐府诗的一首名作。

(2)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住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又因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工部。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

(3)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是我国古代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 300多首,还有词130余首和大量的散文,诗的成就最为显著。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的作品。

二、背景展示

(1)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蜀相》这首诗是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拜谒诸葛亮庙时所作。当年,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唐王朝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功臣。杜甫个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完全落空,流落蜀地,生活穷困,无论国事、家事、个人事,都使诗人陷于苦闷之中。因此,他到成都之后,不再"窃比稷与契",而是追慕诸葛亮,并且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便是其中的一篇。

(3)《书愤》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当时诗人62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本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再现,赏析这首诗一定要了解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并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