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比较
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比较第3页



程 学生自学 列表比较地球的两种运动

比较项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定义 轨道面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意义 联系 教师

精讲 引题:《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引入地球的两种运动。

完成列表:比较地球的两种运动,思考精讲相关知识。

1, 地轴:过地心,和地球交南北两极;永远指向北极星。

2, 轨道面:两个面成一定夹角。

3, 方向:

①,地球两种运动方向的画法。自转画在自转轴上,公转画在运行轨道上。

②,两极投影图与侧视图的转换关系,让学生明白观测角度的不同其投影图不同

③,地球两种运动方向的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

4, 周期:①,读《太阳日与恒星日示意图》,比较恒星日与太阳日。

A,恒星日: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为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B,太阳日: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线相交的时间间隔,为24时(昼夜交替的周期)。

C,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分56秒时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

②,A,读《地球公转轨道图》

恒星年: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地球与某一恒星连线分时间间隔,为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B,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年运动示意图》课本图示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是有变化的,引导学生知道示意图中的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用粉笔盒、板擦在黑板上演示两种运动,注意观察位置特点。)。

回归年:以春分日为参考点的,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年周期)。

5, 速度:①角速度:单位时间所转过的角度,约为每小时15度或每4分钟1度。(类似于切西瓜,瓜皮和瓜瓤)

②线速度;单位时间所走过的路程(弧长取决于自转半径和时间,影响线速度的因素是纬度和海拔)。

③,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开普勒定律,单位时间转过的面积相等)

 ④,趣味地理:一年中北极熊和企鹅谁晒的太阳多?(南北极附近谁的极昼极夜持续时间长?)

6, 意义:①自转:昼夜交替、地方时、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②公转: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四季和五带

7, 联系:斜着身子绕太阳运动形成黄赤交角,其值为。

合作

探究 两极投影图与侧视图的转换关系?(画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体会。) 练习

巩固 熟悉两种运动:

①,掌握黄赤交角的'一轴两面三角度'。

②,与黄赤交角相关的角度及其关系。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地球的两种运动进行比较,从而为我们探讨地球运动产生的意义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为了能正确的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及地理事物。 作业布置 对地球运动特点进行再归纳

板书设计

比较项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定义 绕地轴(假想轴)的旋转 绕太阳运动的 轨道面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 方向 自西向东 从N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 从N看,逆时针 从S看,顺时针 从S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年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约每小时15度(除两极为0外) 每天1度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减小(赤道最大,两极为0,60度为赤道一半) 每秒30千米 意义 昼夜交替、地方时、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四季和五带 联系 形成黄赤交角,其值为。斜着身子绕太阳运动。 课后反思 1, 在教学中如何将枯燥的知识变得让学生易懂是教学的关键(多选取生活实际中的易感知的案例进行教学)。

2,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教师在教授上一定要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结构化、条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