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小组合作的形式理顺思路、掌握要点。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由 "武松打虎"设置问题,引入新课
(第一只老虎--生活在古代,人们对其极为恐惧;第二只老虎--出现在《水浒传》,被武松打虎打死了,武松被人们成为英雄;第三只老虎--生活在现代,被人捕杀,捕猎者获刑入狱)
过度:老虎作为百兽之王,我们可以粗略的把它当做生物环境的一个缩影,从这三只老虎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待老虎的态度不同的,其实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态度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个变化是否也跟人类由"惧怕老虎--捕杀老虎--保护老虎"这一过程相似呢?人地关系思想理论又经历了哪些变化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将探讨的内容。
揭示课题,交待教学目标 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二、
自主学习 一、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
人们"惧怕老虎"、"武松打虎"和"杀虎获刑"这三个故事分别发在什么哪个社会历史时期?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如何?人类的主要活动有哪些?主要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阅读课本94至95页正文和材料,分析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古代的四个阶段 相应的人地关系思想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 肤浅,被动适应环境 ②农业革命以后 地理环境决定论 ③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 人定胜天 ④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 列表比较,阅读提炼,明确主要观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