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国内,奥斯曼素丹不愿放弃对埃及的统治,随时准备消灭新生的埃及政权;马木路克仍然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着社会的安宁。
[深化认知]
阿里率领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殖民主义的侵略,同时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一场富国强兵的改革呼之欲出。
对应学生用书P56
探究点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派总督专门治理埃及,总督将埃及划分为24个省,并任命埃及的马木路克为省长。另外,奥斯曼帝国素丹(皇帝)派一支5 000人的禁卫军驻扎埃及,作为总督和马木路克的制衡力量。
(1)据材料一分析,埃及处于哪个国家控制之下,形成了哪几派重要的政治力量?
[答案] 国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力量:总督帕夏、禁卫军、马木路克。
材料二 埃及的土地归奥斯曼帝国所有,实行包税制。包税人将所征土地税的1/5上交国家,1/5交给地方政府,剩余的3/5归为己有。18世纪,马木路克承包的土地已占埃及土地的70%。
(2)据材料二分析,埃及农村当时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制度:包税制。内容:包税人向政府预付一年税款,就可在包税领地内享有绝对权力,向领地内农民征收高于上交政府税款的赋税。
材料三 1798年,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占领开罗,1801年,英、土联合入侵埃及,迫使法军撤离埃及。法军撤离后,埃及存在着土耳其军队、英军、马木路克三股势力,政治局面仍然非常混乱。
(3)据材料三分析,18世纪晚期的埃及面临着怎样的新问题,这对埃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问题: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影响:使埃及面临着内忧外患,社会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结论形成]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1.必然性
(1)政治上: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建立后,内外形势都十分严峻。只有进行改革,迅速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消除危机,巩固新生的政权。
(2)经济上: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要求。阿里政权建立时,多年战火已经使富饶的三角洲变成了荒芜之地,经济凋敝;而长老拥有大片宗教田产和部分包税领地,商人掌握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