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过程( √ )
(4)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反应强度和碳反应强度都降低( √ )
(5)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其叶绿体内CO2的固定立即停止( × )
(6)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 )
(7)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 √ )
1.下面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吉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请分析:
(1)恩吉尔曼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提示 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2)恩吉尔曼实验要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排除氧气和除极细光束外的其他光的干扰。
(3)萨克斯实验中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消耗掉细胞中原有的淀粉,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4)萨克斯实验中在染色前通常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目的是什么?
提示 防止叶片中色素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5)两实验设计中是如何形成对照的?
提示 恩吉尔曼的实验中,照光处理与不照光、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
2.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1)图中甲表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2)乙表示碳反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