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2)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落蕊,是触觉感受。写触觉能给读者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之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表达了作者既欣喜又寂寞的情感。
3."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试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四个比喻多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形象地写出了味烈、味深、味浓、味久的特色;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形象地写出了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的特色。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微任务活动三 写作特色,赏析评价
1.有人评价说,《故都的秋》"幅幅美景俱显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给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却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并没有因为作者的主观感情而发生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融合统一,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2.烘托、对比是本文运用较为突出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除了直接叙述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的"秋"的浓度与特色。如第二、五、六、十三段,都通过"但""或""可是"等连词和"也""更""都"等副词,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运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的"秋"的"量"与"质"的特色来。表面上,作者好像闲情信笔,而实际上,作者正是通过这种间接手法将读者引入秋的里屋,去体会那故都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的秋意,去思考那秋的人生。
3.郁达夫的语言有着古典和外国语言的滋养,但不避古语和外语借用的痕迹,语言风格呈现出清新典雅的特色,试结合有关语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没有文字雕饰的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用得恰到好处。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搭配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再如动词与形容词,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使读者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接着笔锋一转,来了一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