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群落的演替"复杂而漫长,学生无法亲历完整的演替过程,缺乏直观感受,导致对群落演替的理解往往是静态而模糊的。相比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次生演替更贴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本节课,首先以《弃耕地上的生命故事》(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高贤明研究员所作的科普文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分析弃耕农田中的物种取代基础上,利用沙盘植物建构不同阶段的模型。结合材料,分析不同模型的差异,逐步建立现象与概念间的联系,最终抽象概括出演替的概念、趋势与机制。之后借助视频、图片等直观素材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解决裸岩上开始演替的重要阶段(地衣和苔藓阶段)并分析归纳出两种演替实例的异同点,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接着,启发学生预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演替结果,进而明确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最后,鼓励学生探讨群落演替原理在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深化核心概念,将新课程理念中的STS思想落到实处。
概念学习一般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资料分析→模型构建→模型完善→类比推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建立演替现象与概念间的联系,使演替概念的生产与机制阐明变得水到渠成。利用演替原理探讨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了对概念的加工和运用,对知识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内化的作用。
【教材分析】
"群落的演替"是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的内容,从群落水平阐述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章节关系上,群落结构中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等概念是学习本节的基础。它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
2. 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
3. 阐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
4.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能力目标
1.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2. 小组合作,依据资料信息建构群落演替不同阶段的模型
3. 运用群落演替理论,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群落演替的结果,分析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认同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
2. 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及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树立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群落演替过程(动态的变化过程)
2. 教学难点: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教学准备】
资料《弃耕地上的生命故事》;60×20厘米泡沫板和沙盘植物若干;小诗《生命色彩》;唐臣事迹简介(第二届"母亲河奖"得主)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视频】《大秦岭》剪辑。
秦岭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很高,但缺乏农耕地。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秦岭的人们毁林开荒,种植庄稼,(图片:毁林开荒形成的弃耕地)。一段时间后发现,这样的农田生产力很低,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就不再耕作,成为弃耕地。1997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高贤明研究员带领他的团队对秦岭的弃耕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以此写了一篇科普短文《弃耕地上的生命故事》。请大家阅读并思考:弃耕地上经历了怎样的生命故事?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