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 第七课 第2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案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 第七课  第2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案第2页

复习旧知

提出问题 引导探究

形成概念 巩固运用

内化回味

表述分析

深化完善

本节课运用的教具有:投影、多媒体

六、课前准备

  1、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创设情境:播放歌曲《天路》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目标,理解学案的有关要求,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其预习情况解决疑惑。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前提:国家的统一领导

 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权: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核心内容)

(引用名言)通过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过度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和优越性,并指出这是本框的重点内容。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国情的必然选择

 1、由历史特点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我国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2、由现实情况决定的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

 3、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和数字,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