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3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3课时)教学设计第3页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2、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在使用时有哪些优点以及如何使用及如何阅读地形图;

能力目标:1、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2、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基本概念。

2、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1.海拔2、相对高度、3、五种陆地基本地形4、世界之最

引入新课:

要了解地形,就要有工具,立体的地球仪不常见,沙盘模型更少见,而且都不便于携带。

所以人们就研究出一种把地形表现在平面当中的方法--地形图

讲授新课:

一.地形图

1.等高线;在陆地上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就叫等高线

2.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高低起伏,一目了然)

二.海底地形

1.等深线 2.大陆架

3.大陆坡 4.海沟 5.大洋中脊

过渡:在"世界地形图"当中就是利用分层设色表现了世界陆地、海洋的高度和深度 总结作业情况

创设情境

提出假设

启发学生思考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地形图中的基本要素。

比较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读图,简单介绍

等深线的定义通过类比达到知识的迁移 通过读图复习巩固

积极思考

依次比较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到地形图与普通地图的差别

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及绘制方法。

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通过阅读课文、分析海底地形示意图初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