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学案:《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学案:《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从东鲁飞到吴越,紧接着连夜登山,并且,借着"谢公屐"和"青云梯",登山速度还极快,诗人登上天姥山,正逢"东海日出","雄鸡报晓"。拂晓时分,也正是山中之景最丰富多彩的时刻。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此处往后,诗人开始描写山中之所见。身侧岩石林立,脚下石径盘旋,尽管山路崎岖如此,但是路边迷人的山花,还是给登山带来了灵动的乐趣。可是,正当诗人斜靠在岩石上,陶醉于山花烂漫的时候,天色忽然暗淡下来,似乎天还未亮,倏忽之间却是黄昏已至。山中之景就是这样,一会儿晴,一会儿雨;这边艳阳高照,转过弯去,却又是阴雨霏霏。

  就在诗人流连于山峦之中,迷失在时间的错觉里的时候,山谷中传来巨大的响动。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是熊和龙在吼叫,巨大的声响,震动了岩石山泉,震动了整个树林,震动了层峦叠嶂。诗人此处的两个描写响声的句子,却并不以夸张取胜,而是借着拟人的手法,将这响声的来源和响声的影响,都人格化了。不仅是诸如"熊""龙"这样有生命的动物,在以"吟啸"的方式表达情感,就连"岩泉""深林""层巅"这些山中之物,也会因为受到了响声的震动而"受惊""战栗"。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诗人要学会将自己的情感,灌注到眼前的景物中去;诗人眼中的景物,就是诗人自己。李白因为自己被"熊咆龙吟"的巨大声响所震惊,不由得浑身战栗。于是,作为诗人的他,便将自己的这种受惊后的恐惧,一股脑儿转嫁给"岩泉""深林""层巅"。如此一来,反倒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泰然自若的潇洒形象。浪漫主义不仅表现为肆意的夸张,还表现为肆意地移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天色为何忽然暗淡下来,原来是天空青云密布。方才的"熊咆龙吟",其实是雷声滚滚。天要下雨了。山谷中水气弥漫,仿佛是烟雾升腾。"青青""澹澹",两个叠词的运用,将漫天乌云漫山水雾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在一阵阵排山倒海的雷声之中,"丘峦崩摧"。这是一种天崩地裂的情景,这种"将一切化为乌有"的场景,往往给人以彻底的毁灭感。诗人呈现给读者的,还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这"列缺霹雳",结束了诗人眼前的人间胜景,又为诗人打开了通天之门。正如传说一样,挡在天门之前的巨石,"訇然中开",裂成两半。于是,天门大开。霎时间,一个神仙的世界,展现在诗人眼前: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几句写出了仙境的背景:空幽,浩渺;华丽,璀璨。仙人的活动:霓为衣裳,风为车马;猛虎鼓瑟,鸾凤驾车;从天而下,纷纷如麻。

  此景当然只有天上有,人间哪能得几回见?如此壮丽的景象,诗人在巴蜀大地未曾见过,在千里长江未曾见过,在荆楚大地未曾见过,在长安宫廷未曾见过,在东鲁大地未曾见过。直至今天,登上天姥山,方才见到。

  为什么初次登山的李白,就恰好碰见了"列缺霹雳"?为什么这"列缺霹雳",就恰好轰开了天门石扉?为什么青冥浩荡的天国里,就正好是日月高照?为什么"云之君"及仙人们就正好纷纷出得天宫来?

  李白所游历过的人世间也有这样的景象。大自然:名山大川,草木花鸟,晴雨风云,烟波浩渺;长安宫廷:富丽堂皇的金銮大殿,妃嫔宫女歌舞升平。他对仙山盛会的想象,看似天马行空,实际上,也不过是诗人现实生活经历的另一种形式的反映。李白渴望这样的生活。当这种渴望在现实中无法久留时,诗人便将其深深地埋藏在梦境之中。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