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奢而山右俭也②。
--谢肇淛《五杂俎》
史料三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③,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解读] (1)史料一说明了宋代集市发展产生的影响。①处信息表明乡村集市是新事物,是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
(2)史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出现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②处信息表明徽商奢侈而晋商节俭。
(3)史料三说明了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兴起,并阐明了这些市镇的特点,与商品经济密切相关。③处信息反映了这些市镇工商业发达,与周边农村的联系十分密切。
[思考] (1)根据史料一,说明宋代乡村集市发展产生的影响。
(2)史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试分析其特点。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其兴起的背景。
【提示】 (1)乡村集市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城市规模,另一方面在集市基础上产生新的城市。
(2)新现象:出现商帮。特点:商帮有各自的经营范围;财力雄厚;徽商奢侈,晋商节俭。
(3)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经济功能加强);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背景: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大运河开凿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品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大批工商业市镇。
(3)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4)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史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①。
--《唐六典》
史料二 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②。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史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