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第3页

  是,人既然应该顺从父母,就更应该顺从阴阳。"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是又一层意思。"大块"即大地。"载(zài)",开始。"形",指生命开始构造、形成。"生",指诞生。"佚"通"逸",安逸,这里为使动用法。这段话意思是说,大地使我的"形"开始,用"生"使我辛劳,用"老"使我安逸,用"死"使我休息,因此善待我的生,就是善待我的死的原因("生"使我辛劳而"死"使我休息,所以要是善待生的话,就更应该善待死)。庄子这里的论析可能存在某些问题。比如死使人休息这样一个前提性的判断,就不见得能够得到确证。但是应该紧紧把握一点,即庄子的目的正是要化解世人在生死之间的偏执。"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这又是一层意思。"大冶"指在冶炼方面极有造诣的铁匠。"镆铘",古代宝剑名,也写作"莫邪"。"一犯人之形"意思是偶然遇上人的形状,偶然成为人。"大冶"和"金",与"造化者"和"人",构成了一组类比、对照关系。大冶冶炼铸造之时,金向上跳着说:"我将一定要铸造成镆铘宝剑!"大冶一定会认为它是不吉祥的金属。造化者造人之时,人偶然成了人就欢喜跳跃说:"成了人啊!成了人啊!"造化者一定会认为他是不吉祥的人。这再一次说明了人对造物者主使的化不应该有所偏执。"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恶"是表示疑问的代词,可以理解为哪里、什么。这就是子来的态度(自然也就是庄子的态度):完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极高的铁匠,那自己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成然寐,蘧然觉。"这一个细节可以说是神来之笔。"成然"是纯然、酣然的意思。"蘧然"一般理解为惊喜的样子,按照上下文,似乎应该读作"遽(jù)然"("蘧"与"遽"通),意思是突然、猛然。这个细节,是说子来酣然入睡,又忽然醒来,寤寐自如,显示他心中安宁之极,不以生死自累。

  在庄子看来,为生老病死而乐而哀而戚戚不安的人,是被头下脚上地倒悬着。解除倒悬之苦只能靠自己。那么自己又怎么去解决呢?答案是以不解决解决之。怎么以不解决解决之呢?答案是要在自己的心上用功夫。那么又怎么在自己的心上用功夫呢?答案是要做到心安。庄子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庄子·德充符》);又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只有有德者才能安然地领受那些人生的无奈,就像顺从命一样。反过来说,承受这种人生的无奈而能做到心安的人也就是有德之人了。像子舆、子来那样安于得失安于生老病死,像哀骀它那样安于死生存亡穷通贫富美丑,都是安然随顺不可奈何之事的有德者的例子。庄子试图使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悬之苦,实现突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固然折射着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却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超越。当无可奈何之事不能扰乱你内心的安静和美的时候,这无可奈何之事对你就无可奈何了,从精神上说你就赢了,从实际上说你的生命显示出了更大的强度和韧性。在危难丛集的人间世,庄子的目的就是要启示人们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它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

  庄子不仅哲思奇,而且设想奇。"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用新奇的想象,生动地说明了不可偏执生或死的道理。子舆身体发生的种种畸变,真是匪夷所思。化左臂为鸡、化右臂为弹、化尻为轮,以及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等想象,一般人断难想得出。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讨论:刘熙载用"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一句话,来概括《庄子》一书的旨意,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