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学案(6)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学案(6)第5页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解析:本题从谦敬误用的角度设误。A项,承蒙:敬辞。客套话,受到。表示受到别人的某种帮助而心怀感激。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此处叙述的是"他"受到"我"父母的照顾,不能用"承蒙"。B项,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不能用于自称。D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说别人等待自己时不能用"恭候"。

  答案:C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亦雅亦俗汪曾祺

  黄 波

  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世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3月5日)就要到了。

  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的汪曾祺作品,均非其专攻所在,不过是其创作之余事,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

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