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要贯穿教学始终。应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和韵律,直至读出感受,最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题字数较多,停顿不易把握,应在理解诗题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停顿。(详见"理解运用")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四句一首,短小精粹。按照每句字数,绝甸可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前两句诗要读出赞叹的语气。"毕竟"要读得紧凑而有力度。"不与"表现了六月西湖的景色和其他时节不一样,是独有的美景,因此,要读得稍重,体会诗人由衷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诗要略带激昂的语调,边读边想象荷叶一碧万顷的壮观景象。"无穷"应读得稍重一些。第四句诗要想象在朝阳映照下的荷花红得艳丽的画面,"别样"恰当重读。"别样红"因在诗尾,节奏应稍慢,"红"字可适当拖长渐弱,以表现出古诗起伏回环、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绝句》要带着愉悦轻松的感情朗读。前两句诗朗读的节奏应欢快,表现喜悦心情。"两个黄鹂"可连读,"两个",音要响亮,为全诗的朗读定下基调。"翠"突出柳树新绿,萌发生命的活力,要读得亮而脆。"一行"和"白鹭"之间的停顿不宜长。第二句诗的朗读要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白鹭飞得高,飞得远,在天际自由飞翔、姿态优美的画面,"上"字语调要上扬。第三句诗中"千秋"应读得舒缓有力,以表现时间的久远。第四句诗中"万里船"要慢而稳,表现出东吴的遥远和深远的意境。
在指导过程中,老师可以范读,也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认真倾听、反复朗读中揣摩节奏韵律,悟出朗读方法,同时感受诗歌和谐的音韵美。
2.理解运用。
教学这两首古诗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应先让学生充分自读古诗,自主识字,做到读正确,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这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习古诗的基础,要在教学中认真落实。二是两首古诗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特点,应充分借助插图,诗画相融,帮助学生想象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趣。教学中不必对诗句做过多分析和鉴赏,要避免逐字串讲,不可统一解释诗的意思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建议如下:
首先应引导学生理解诗题。"晓"字可联系"春晓"来理解,是"早晨"的意思,然后出示净慈寺图片,介绍净慈寺是西湖岸边的一座寺院,相机认读生字"晓""慈",再向学生介绍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的好朋友,从而了解诗题意思是:早上,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好朋友林子方。
前两句诗可通过理解"毕竟""不与"等词语,体会这是诗人发出的赞叹,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六月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了解诗的意思后,要着重指导学生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两句诗,在朗读中悟情,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后两句诗可顺势引入:是怎样的美景让诗人发出了赞美呢?首先让学生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通过设问"诗人见到的是怎样特别的莲叶和怎样特别的荷花呢?"引导学生体会"碧""红"色彩的明艳。"无穷"应和"接天"相联系进行体会,也可联系学过的"一望无际"理解,想象一碧万顷的壮美景色。第四句诗可这样指导: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怎么画荷花?你为什么把荷花画得这么红艳呢?引导学生联系"映日"感受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呈现出一种特别美妙的色彩,还可调动生活积累说说荷花醉人的花香。整体理解这两句诗后,教师范读诗句,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再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最后整体出示全诗。引导学生体会: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诗人忍不住先发出赞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