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举例 例1 已知点A (-1,2),在x轴上求一点,使|PA| = |PB|,并求|PA|的值.
解:设所求点P (x,0),于是有
∴x2 + 2x + 5 = x2 - 4x + 11
解得x = 1
∴所求点P (1,0)且
同步练习,书本112页第1、2题. 教师讲解思路,学生上台板书.
教师提问:还有其它的解法,由学生思考,再讨论提出
解法二:由已知得,线段AB的中点为,直线AB的斜率为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在上述式子中,令y = 0,解得x = 1.
所以所求点P的坐标为(1,0).因此
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 例2 证明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分析:首先要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量,然后用代数进行运算,最后把代数运算"翻译"成几何关系.
证明:如图所示,以顶点A为坐标原点,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有A(0,0).
设B (a,0),D (b,c),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点C的坐标为(a + b,c),因为|AB|2 = a2,|CD|2 = a2,
|AD|2 = b2 + c2 = |BC|2
|AC|2 = (a + b)2 + c2,
|BD|2 = (b - a)2 + c2
所以,|AB|2 + |CD|2 + |AD|2 + |BC|2 =
2 (a2 + b2 + c2)
|AC|2 - |BD|2 = 2(a2 + b2 + c2)所以,
|AB|2 + |CD|2 + |AD|2 + |BC|2 = |AC|2 + |BD|2
因此,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此题让学生讨论解决,再由学生归纳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
第二步:进行有关代数运算.
第三步:把代数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思考:同学们是否还有其它的解决办法?
还可用综合几何的方法证明这道题. 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形之间的关系和转化,并从中归纳出应用代数问题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步骤. 归纳总结 主要讲述了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以及应用,要懂得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建立直角坐标系的重要性. 师生共同总结 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知识形成过程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见习案3.3的第二课时. 由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深化 备选例题
例1 已知点A(3,6),在x轴上的点P与点A的距离等于10,求点P的坐标
【解析】设点P的坐标为 (x,0),由|PA| = 10,得:
解得:x = 11或x = -5.
所以点P的坐标为(-5,0)或(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