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教案第2页

  2.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以及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二)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认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他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元素与物质关系的分析过程,进一步发展初中已形成的初步的元素观。

  通过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学习过程,形成初步的分类观,体验研究一类物质与其他类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学会利用分类的方法研究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元素中"元"与"素"的真正内涵,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归一性;体会到分类观在日常学习、生活、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1)从知识树看:本节是鲁科版化学1(必修)第二章第1节第1课时的内容,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是"研究物质的方法与程序"延续,下为以元素为主线的物质分类学习打下基础。

  (2)从学科和课程上看:本节是为了树立学生的化学基本思想(物质的元素观和分类观)。并能应用该化学思想来解决问题。通过分类观的建立,让学生从探讨个别物质性质的能力上升为对一类物质的探究能力。

  (3)本节首先要树立物质的元素观,让学生知道元素如何组成物质(可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按元素的分类观,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家族,从而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进而让学生理解为什么110多种元素可以组成上千万种不同的物质。

  2.学情分析

  (1)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建立元素的概念,对元素组成物质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形成以一种核心元素为主线物质家族观。学生在初中化学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但没有去探讨一类物质的意识,更没有建立有限元素与大量物质间的关系,没有建立物质的分类观。

(2)建构学生物质的元素观和分类观所需的知识支架:元素的化合价、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初步的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并知道其中一些重要的代表物质。学生在建构以元素为主线,将已知物质连成网络的学习过程中能力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