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想一想:读了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4.说一说(描写黄河的诗):
(1)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在古代,"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2)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过渡: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诗人将目光移到近处,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示图片)
5.释"仞":仞是什么意思?谁来念一下材料中的内容。
6.理解:"孤城"指哪座城?(让学生知道玉门关的大概位置。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标明凉州、黄河、玉门关〗,这些地方在我国荒凉的西北地区。)
出示课件:
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66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必经之路。)
7.理解:孤
(1)预设:你觉得本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孤单单的一座城。(仅仅只是城孤单单吗?哪里可以看出戍边战士的心情?)
(2)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的荒凉与寂寞:
看了图片,你觉得玉门关处在一个怎样的地方?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
这样一座孤城,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就更显得――孤单和渺小。
8.回读该两句。
小结过渡: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空直泻而下,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在苍茫辽阔的西北高原上,崇山峻岭之中只有玉门关孤立其中,显得十分孤独而寂寞。
(二)学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怨杨柳,即埋怨。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
2.为什么没有必要(不要去)埋怨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到,这里就没有春天,杨柳自然不会发芽。(如果学生一时难以回答,两句诗连起来读一遍)
3.为什么战士们如此盼望杨柳发芽,春天的到来呢?(春天早点到来,跟战士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是久处荒凉,盼望充满生机的春天;二是杨柳发芽了,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回家的希望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