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0届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五: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天津市2010届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五: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第3页

  对外关系特征:

  (1)明朝前期,中国是亚洲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和亚洲各国保持友好往来。如郑和下西洋。

  (2)明中期以后,一方面由于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另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西方殖民者开始东来,我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明清政府一方面和外来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如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另一方面开始实行闭关政策,对外关系转入低谷。

  (3)中国也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欧洲传教士来华,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这就是西学东渐。

  

7.建国后

  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而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对外关系:

  1953年底周恩来就西藏问题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这一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00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提出五十周年。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大力发展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先后与2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

  70年代在外交上有了重大突破。先后与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正常化并正式建交。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与第三世界、周边国家发展良好的外交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易混淆概念辩析

1.民族掠夺战争、民族征服战争、平定民族叛乱战争

  民族掠夺战争:这是掠夺其他民族的财富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民族的掠夺。匈奴与秦汉之间,突厥与唐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宋之间,蒙古与宋、明之间都发生过这样的战争。

民族征服战争:这是一个民族政权为征服其他民族政权而进行的战争。如金灭辽、金灭北宋、元灭南宋等。其结果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