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折射定律的得出过程以及对光的折射率的理解
难点:折射率的理解,折射定律与光路可逆原理的综合运用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引导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定量关系",分层理解折射率概念
七、课前准备
光的折射演示器,多媒体课件,直尺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多媒体播放各种光的奇妙美丽的现象。(创设情景)
2.介绍光的发展史:从17世纪波、粒二种学说,到19世纪波动说的完美,再到二十世纪的波粒二象性。
3.介绍本书安排的知识:物理光学和几何光学
[新课教学]
一、反射定律
结合实验现象回忆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折射定律
1、插针法体现光路图:学生回顾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激励个别学生主动用实物放置来体现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请学生放置体现的具体含义。(空间--平面--1/4平面--线;空间--平面--1/4平面--比1/4平面更小的平面,折射光线暂不能确定)。
2、提出问题1:如何确定折射光线的位置?
3、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引导学生在光具盘上找出分界面、法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再次观察光的折射:空间--平面--1/4平面--线:定性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定性分析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定量测定几组入射角与折射角(精度小)。教师提供更精确数据(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组织学生分析数据:
入射角 折射角 10° 6.7° 20° 13.3° 30° 19.6° 40° 25.2° 50°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