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第四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第四单元第5页

量来领导。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但由于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资源贫乏,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条件: 1、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国力强盛

          2、西方列强的默许或纵容的态度

      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时间:1894--1895年

           1、开始:1894年丰岛海战

          2、平壤战役:李鸿章避战求和、左宝贵壮烈殉国;日军占领平壤

3、黄海战役:北洋舰队的邓世昌等壮烈殉国,李鸿章保船避战;日

经过: 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4、辽东战役:日占九连城、旅顺、大连;在旅顺大屠杀

5、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中国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时间、内容、危害)

      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清政府的腐朽(根本原因):中央采取避战求和的政策(慈禧与李鸿章),奉行消极抵抗的方针

      败因:2、许多将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3、武器装备和作战技术落后

         4、客观方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时间:1895年

      领导者及军队:丘逢甲、徐骧、姜绍祖的义军;刘永福的黑旗军

结果:台湾全部沦陷。原因:清政府严密封锁沿海地区,不准接济台湾抗日军民;敌强我弱

意义: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原因:根本: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直接:义和团运动发展和清政府的支持严重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