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教案3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教案3第2页

我们一起回到两千多年前七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共同对商鞅变法作一番探讨。

学习新课:

一、变法的背景(课件显示标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三幅图,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44-45页的三幅图)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变法背景的理解

学生:皮囊鼓风冶铁和铁农具的出现说明战国会冶铁,而且铁器做的工具已经普遍使用,牛的鼻子套了一圈环,说明牛已经被用来干活。

教师:西周时期,我国已经会制造铁器,在春秋末期,开始使用牛耕田,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提问: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

学生: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教师: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一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在众多的变法中,变法最彻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通过预习,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商鞅及他到秦国来之前的故事?

学生: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卫国人,原名叫公孙鞅,后来他在秦国因功封为商,号商君,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商鞅。他从小好学,精通儒、墨、道、兵、阴阳各派学说。早年为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在病危时向魏王推荐任商鞅为相,但魏王没有答应,公叔痤又建议将商鞅杀掉。后来公叔痤偷偷告劝商鞅逃跑。

教师:讲得很好,魏王不按丞相的话重用商鞅,也没有听丞相的话杀了商鞅。可后来商鞅还是离开了魏国,奔向了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秦国。那么,商鞅为什么要奔向秦国呢?(课件上显示秦孝公颁发的《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秦国颁布《求贤令》,招揽贤才。""因为秦国落后,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富国强兵。""因为商鞅想在秦国实现在自己的理想。"......

教师:是的,在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各诸侯王无不希望富国强兵,称雄诸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招揽人才,改革旧制,实行新法。秦孝公也不例外。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那时的秦国,地处西方,在七雄中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是最落后的,所以大家都看不起他,甚至还要派兵侵占他的领土.秦孝公感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立志要使秦国富国强兵,为此,他向天下广揽贤才,并许诺有谁能出计让秦国强大,就给他高官,还分给一部分国土。当然,对商鞅这样胸怀抱负的人,当然希望游说诸侯,建功立业。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就到了秦国。

商鞅为了保证新法的在百姓中顺利进行,又采取"徙木立信"的方法,得到了国君的支持,百姓的信任,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8页史海拾贝这个故事。想一想,商鞅的这种取信于民、说话算数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同学们议论):"如果你说话不算数,别人对你也会说话不算数";"没有信任就没有关心与支持";"没有信任就没有朋友"......

教师:如今的社会提倡诚信,这也是公民道德的要求,我们每一个都应该诚实可信,这样我们的世界才是美好的,我们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否则将非常糟糕。商鞅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又取信于民,于是在前356年开始了变法。现在我们就来看商鞅采取的法令措施。

二、变法措施(课件列举出变法的条目,教师逐一讲解)

经济方面:

1、改革土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