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一般人的想法,这场战争有4个月的时间也就大致可以结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材料一反映出德国对战争估计不足,认为战争将会是短暂的。受此影响,德军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单位: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某日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钢 19 21 16 25 58 16 煤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解读:从两大集团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来看,大战初期同盟国军需品产量增加,战争有利于同盟国。至1917年,协约国军需品产量大增,而同盟国产量下降,战争有利于协约国。
材料三 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枪栓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敌方的防守阵地都束手无策......
--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思考: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战的原因。
提示:装备的限制:当时机枪、步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使用,可以大量杀伤进攻人员;当时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
[对点巩固]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双方都清楚,自己无法将对方从战壕中轰打出来。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不炮轰厕所,也不在早餐时发动进攻。这种情况最不利于(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一战时期,德国两线作战,基本战略是速战速决打败敌人,材料反映的情况对德国是最不利的,故选C项。
主题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