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七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七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学案第3页

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

史料 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张建华《俄国史》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的含义。

提示 进步的因素: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反动的因素: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他一味否定斯大林,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史料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思考 据史料归纳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提示 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异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就 失败 失败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