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病预防"学习奠定了基础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学好这一课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有信心学好生物。
2. 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概述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确定依据: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有助于真正领悟遗传定律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因为学生对遗传知识掌握有限,仅仅根据所提供的一份红绿色盲家谱图及XY 染色体结构图,就判断出色盲基因的位置,分析出遗传方式并归纳遗传特点,是不太容易的,因此把探究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确定为难点分析。
突破方法: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性遗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性染色体的剖析、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知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2、 理解伴性遗传现象(人的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一个家族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2、通过遗传图解的学习,明白伴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的规律特点,初步运用遗传规律解决一些遗传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红绿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利用伴性遗传的知识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导入新课
1.以"失去部分色彩的世界是怎样的"展示色盲患者眼中的世界,引起学生对色盲的关注,从而引出红绿色盲。
2.讲述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事,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习的课题。
(二)合作探究 演绎过程
环节一:
1.展示教材34页中的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根据图谱设计相关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找出其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在学生归纳中,对其解答不完整或错误之处,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采取点拔方式,使学生认识趋于完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同时让学生回忆和复习旧知识,对掌握各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接着指导学生书写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环节二:
1.展示遗传图解,讲解、引导学生复习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两图关系,总结出遗传特点。
2.随后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自己填图,完成遗传图解,总结出红绿色盲遗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