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一、教材分析
聚落的发展变化是从人口行为的角度而言,它是反映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的总称,它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类型。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则各不相同。聚落的发展变化与环境密切相关,并深受当地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聚落,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现代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破坏,如何保护和挽救人类的文化遗产,就成为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教材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围绕人的居住地的发展变化层层深入地进行讲述。第一,教材侧重于从学生身边的居住地引入,从多角度讲述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第二,教材侧重于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入手,讲述聚落的区位、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形态和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点。第三,教材侧重于对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使学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了解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的差异。掌握聚落形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乡村与城市不同的景观。
(二)、难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四、教法建议
1.观察、分析、判断: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并描述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在此可自行补充一些特点比较鲜明的景观图片或视频材料辅助教学,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生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必强求描述的一致性;第二,只要求描述"景观"的差别,不宜扩展到其他方面。"景观"是能在照片上看得到的,并且也是较为客观的。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中认识乡村和城市,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
2.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演变。学生观察漫画:聚落的发展和演变。教师引导学生从动态了解聚落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使学生形成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观察、分析、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景观图和地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选择的自然环境因素。
(2)"长江三峡移民"案例,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种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