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它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一个著名的掌故--大苏泛赤壁;课文细致地描绘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艺术,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文常用实词:贻 诎 属等;积累常见文言文虚词:之 而等,初步认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现象。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3、学习简单事物说明文写法,并进行写作训练。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再现"核舟"的形象。
难点:完整了解雕刻艺术的构思。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新课学习
1、自主学习
a、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b、借助课下注释了解作者想关情况。
c、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通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大意。
d、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的内容。
e、阅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说明好的缘由?
F、通过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方法。
2、 合作学习
1)关于作者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