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②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原因:发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根源: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少地或无地。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
背景: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与清对峙
时间:1853
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1、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平分土地
2、按"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来分配产品
1、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
评价: 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空想性、落后性:这种绝对平均主义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无法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它又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背景:天京变乱后,元气大伤,重建领导核心
时间: 1859年
作者:洪仁玕(在香港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
1、政治方面:统一政令,以法治国,选举官吏
2、经济方面:发展工商,奖励技术发明
内容: 3、文教方面:创办新式学堂和医院
4、外交方面: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不准干涉我内政
评价: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性,但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具有超前性和空想性;而且迫于当时的形势也没有实行
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共同点:都是太平天国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文件,代表了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
不同点:(1)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后者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2)有关社会主张不同:前者企图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后者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3)群众基础不同:前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映。(4)作用不同: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后者农民对其反映不积极,再加上残酷的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未能付诸实行。(5)反映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的迫切愿望。
2、农民起义局限性
阶级局限性:由于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具有狭隘、保守、迷信、自私和分散性的致命弱点,因而农民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政治上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巩固的政权组织,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始终保持内部团结。
.时代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了强大的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攻击,新时期的中国革命需要一个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