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 教案(1)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 教案(1)第2页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讲述:免疫调节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

2.展示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明确免疫系统的组成。

(1)用大剂量的射线照射大鼠,杀死其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大鼠就失去了免疫的功能,因而很容易感染疾病。

(2)给上述大鼠分别输入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发现只有在注入了淋巴细胞之后,大鼠才能恢复免疫功能。

(3)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掉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免疫功能。

(4)此时如果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虽得到恢复,但仍与正常小鼠不同,即不能产生游离于体液中的抗体。

(5)如果在X射线照射后不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而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得到一定恢复。

(6)如果同时给X射线照射过的去胸腺小鼠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小鼠就可恢复全部免疫功能。

3.共同归纳免疫系统的组成。

(1)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免疫类型

1.讲述: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2.动画展示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二道防线: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3.讲述:人体第一、二两道防线大多数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机体是先以非特异性免疫来处理入侵的病原体,它的特点是出现快,作用范围广泛,但强度比较弱,当遇到一些致病性较强的病原体,比如:天花病毒,牛痘病毒,流感病毒,结核杆菌时,就无能为力,那么人体又是如何对付这些致病性较强的病原体?

4.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免疫内容,归纳免疫类型与三道防线的关系。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 有特异性 组成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三、第三道防线组成(特异性免疫)

1.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课件展示淋巴细胞起源图解,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弄清淋巴细胞的起源。

(1)淋巴细胞起源于哪种器官?

骨髓

(2)由何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造血干细胞

(3)在什么器官完成分化?分化的结果是?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发育分化为 T细胞,在骨髓发育为B细胞。

【典型例题】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C.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D.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答案】B

【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1.让学生阅读分析,回答讨论题,关注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得到结论: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质疑:那么,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的呢?

四、抗原和抗体

1.讲述: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的"部队"免疫细胞就紧急动员起来,用专门对付这种病原体的"武器"抗体进行战斗,即产生特异性免疫。

2.讲解抗原和抗体概念。

(1)抗原

概念: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特性:

①异物性:一般为病原体、外来异物、移植器官等,自身衰老或受损的组织、细胞以及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

②大分子性:通常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

③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2)抗体

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特性:具有专一性,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本质:球蛋白。

五、体液免疫

1.讲述:特异性免疫的"作战部队"主要为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为体液免疫;而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为细胞免疫。

2.体液免疫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下列问题,给于纠正点拨。

①B细胞如何识别抗原,有几个途径?

②淋巴因子是何种细胞产生,有何作用?

③B细胞受刺激后有何反应?

④抗体是何种细胞产生的?

⑤记忆细胞有何作用?

⑥最终抗原是在哪里怎样被消灭的?

(2)结合课件分阶段讲解体液免疫过程。明确每一阶段发生的变化,分析清楚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与抗体形成的关系,归纳过程图解模型,加以讲解。

讲解: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特有可以,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行使二次免疫。

3.二次免疫

(1)讲述:抗体在机体存留时间很短,对某些病原体的长期免疫与记忆细胞的二次免疫相关。

(2)结合曲线分析二次免疫特点。

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如图。

记忆细胞的特点:迅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典型例题】

(2014天津卷)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