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得出实验方案,教师演示实验,验证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拓宽知识面,突破难点。
其次,二氧化硫还能被氧气氧化: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后形成硫酸。这一性质可应用于工业上制硫酸。
设计意图:了解二氧化硫的用途,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通过实验现象,SO2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其具有漂白性。再加热,又恢复原来的颜色。实验证明,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是由于它能与其反应后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时,这些无色物质又会发生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
思考: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是否和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呢?从实验中发现SO2的漂白作用与氯水有何不同?
学生回忆实验现象并结合看书,小组讨论后解释现象:氯水具有漂白性,但加热不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氯水的漂白原理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漂白效果是永久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习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
▲思维拓展:故事:"群贼偶得草帽若干,喜,继而悲--草帽俱霉黑矣!贼甲曰:"用SO2熏之。"贼乙曰:"用氯气蒸之。"甲乙争执不下,贼首不胜其烦曰:"两气各取一半,共熏蒸。"然草帽终不褪色,贼无可奈何,怏怏无获而归!"
请同学思考如何解释此现象?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溴水能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Cl2的氧化性比Br2强。因此,SO2能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使漂白效果减弱。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促进知识迁移,拓展学生思维。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二氧化硫的用途,教师点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结合实际,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最后展示酸雨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的图片,请同学阅读教材思考:SO2的主要来源是什么?什么是酸雨?酸雨有哪些危害及怎样防治?呼吁大家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
▲归纳总结:请大家从知识、方法方面进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布置调查研究型作业:请同学收集当地雨水样品,并测定其pH值。如果是酸雨,请走访环保部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及有关的防治措施。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巩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