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名校推荐】内蒙古集宁一中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2再别康桥
【302edu名校推荐】内蒙古集宁一中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2再别康桥第1页

     集宁一中教学设计(语文)

    

课 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教

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意象的分析,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能力目标 通过对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意境美的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情感方式和价值体验,从而感受诗歌带给人的美感。 重点:通过寻找意象体验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 难点:意象的理解,意境的营造和三美。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激趣导入: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文学常识

  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序,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 1918年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后为见卢梭赴伦敦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兼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发起组织新月社。1924年泰戈尔访华,他主动担任翻译,并随他访日。1927年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及《新月》书刊。1931年任《诗刊》主编。11月19日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即英国剑桥大学的简称。该校创立于1209年,由数十个学院组成。1921年至次年在那学习,写了《康桥再会吧》。1925年去欧洲漫游后,作《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再次出游日、美、英等国,11月写下《再别康桥》。

三、设疑自探 根据小说文体的特点,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1、诗中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达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

  2、作者为什么三次使用"轻轻"和"悄悄"两个形容词?

  3、《再别康桥》的结构美和音乐美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同学们针对我们梳理的问题,结合文本,先独立思考并做好简单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做好小组讨论的准备。

四、解疑合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根据分工进行展示评价。

  1、诗中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达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

诗人把"康桥"视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依恋之故乡",《再别康桥》选取康桥有代表性的景色构成意象来表达他对母校的热爱和依恋。

  一是"金柳",河畔的柳树,被夕阳染成金色,像盛妆的新娘,艳影倒映在剑河的波光中,也荡漾在诗人的心头。

  二是绿油油的"青荇",在康河清澈的柔波中,似在向诗人招手,诗人也甘做一条这样的水草。

  三是"清泉",在榆荫下像是天上的彩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四是:"长篙",撑着满载星辉的小船,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寻梦,去放歌。

2、作者为什么三次使用"轻轻"和"悄悄"两个形容词?

意境美:

  "但我不能放歌",多情自古伤离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从夕阳西下,到满船星辉,诗人在康河已留连多时,但终有一别,还是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悄悄的来,悄悄走吧,连夏是虫也为我沉默,免得离人更伤感。挥一挥衣袖,悄悄地再别康桥。

  诗第1节,三次用"轻轻",后两节,三次用"悄悄",更加渲染了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气氛,产生了轻柔飘逸之美。

3、《再别康桥》的结构美和音乐美体现在哪些地方?

《再别康桥》结构美:

  全诗7节,每节4行,每行6至8个字,双行首字都低一格,诗句均齐中又有变化。

音乐美:

  节奏每句多为三拍。用韵细密精巧,产生了和谐回环之美。

(1)节内双行各自都押韵,基本上每节换一韵。

(2)双行与单行之间有时也前后承接相联,如第4节末行的"梦"与第5节的开头的"寻梦",第5节末行与第6节首行的"放歌",第6节两个"沉默"的顶真,第1节与第7节首尾的反复和照应,都构成了音乐的美感。

五、质疑再探 同学们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新的问题,请提出来。

预设: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作用:

  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B、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七节:重叠

六、运用拓展

  1、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

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2、分析徐志摩诗《偶然》。其诗如下: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 转瞬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小结: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七、 学科班长评价。

补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