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因素
3、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本商末 --思想因素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
二、重农抑商政策 (重本抑末、强本弱末、进本抑末)
1、首倡:商鞅变法
2.概念: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3.推行的目的:
(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4、原因:
a、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b、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重视农业。
通过发展农业,封建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发展工商业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治国主张
5、表现:
A、奖励农耕,以农为本,
B、兴修水利
C、减轻农民赋税,抑制兼并,稳固小农
D、盐铁酒等官营专卖、建立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E、歧视商业和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F、对工商业征收重税
G、"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6、影响:
进步性:
①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
局限性:
③封建社会晚期,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但违背了历史潮流:
④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从而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⑤明清时期,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三、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
原因: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评价:这是对传统的"农本"思想的挑战,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