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3课 宋明理学 (教案)第2页

  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关于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建议教师介绍朱熹的生平、思想特点、主要著述和历史地位,朱熹,南宋儒家学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又简称为《四书集注》。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四书集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它的刊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始被称为"四书",与"五经"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三."王阳明的心学"。

  建议首先介绍"理学"发展为"心学"的历史背景,然后重点分析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特点。在分析中,介绍"心学""致良知"等哲学名词概念,进行历史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1)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

  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2)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建议在全课上完后宋明理学进行归纳总结。先请学生归纳,此问题可能有较大的难度,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和归纳概括,使学生对"宋明理学"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