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组织、维护机制初建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市场主体力量增强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价格革命"促使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2.对欧洲
(1)"商业革命":全球性的商业联系开始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价格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3)社会转型: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中国
(1)经济上,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到了亚洲。我国在明清时期引进并推广种植了这些作物,使不适宜种植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欧洲人在中国购买商品,也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2)对外关系上,葡萄牙、荷兰等国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葡萄牙侵占中国澳门,荷兰侵略中国台湾,中国开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清朝建立后,一度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3)文化上,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并把西方的天文、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到中国。中国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入了西方的《泰西水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引入了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4.其他方面
(1)促进了农作物、疾病、天主教的传播。传染病到新地区,由于免疫力差,危害更大。
(2)导致人口大迁移,人种分布大变化、种族大灭绝。
(3)激发了虚构传奇文学的创作:如拉伯雷《巨人传》,笛福《鲁滨孙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弗游记》等。
(4)给欧洲人日常生活带来变化。餐桌:玉米、土豆、西红柿等。饮料:咖啡(非洲)、可可(美洲)、茶叶(亚洲)等。
(5)促进了全球性的文化交流:西学东渐、中学西渐等。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