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2018-2019 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第4页

(三)总结

从具体的生物现象和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这是学习本节的要旨。

第2课时

1、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的目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而变化的?

2、作出假设:酵母菌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其种群的增加会受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受影响。

3、探究材料及用具:酵母菌的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4、讨论制定计划: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写出探究方案,方法步骤应当具体,并且是可操作的。确定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向老师汇报本小组的探究计划,以求得老师的指导。在制定计划前,需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①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时,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一个小方格范围内的酵母菌数为x,则10mL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总数为y=__________。

  ②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这是为了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

  ③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要用较大的容器和更多的营养,但接种的酵母菌量要相同,其他的培养条件也要相同。

  ④需要进行重复实验,使获得数据更准确。

  ⑤实验结果的记录,要以天作为单位,计录7天的数据,算出每一天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

  ⑥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要将其培养液稀释一定倍数,再重新记数。

  ⑦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遵循"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进行计数。

  5、实验计划:首选通过显微镜观察,估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数量(N0),在此之后连续观察7天,分别记录下这7天的数值。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