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一)
历史:《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一)第4页

至2月5日对美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受到美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访问期间,邓小平与美国总统卡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会见了美国政府官员及各界人士,并参观了亚特兰大、休斯敦和西雅图。与此同时,双方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文化交流协定,以及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总领馆的协议等。

  邓小平访美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对于发展中美关系,缩小双方分歧、扩大共识起到了积极作用。邓小平在回国前夕致电卡特总统,充分肯定了这次访问,表示相信"中美两国关系将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重大的发展"。此外,他在西雅图机场发表的演说中指出:"现在中美两国之间政府一级来往的障碍已经排除,人民之间的来往可以更加频繁,更加密切。""中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将对全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安全产生深远的、有益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同日本客人的一次谈话中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对外关系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实行开放政策。""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政策有何重大调整?为什么要这样调整?

  我的思路:调整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新时期中国的基本国策;二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期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三是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外交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原因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课本中列举了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这些成就反映了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外交的哪些特点?

  我的思路:这个问题主要联系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心国际形势的变化,主动了解国际社会,用世界的眼光来观察中国外交,并进而考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开放的观念。如2003年10月7-8日,第九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中国与东盟关系有了新发展,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达成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协议,这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加入这些组织,体现了中国的外交成就,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类型的国家关系,体现了新时期多边外交这一显著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新成就 20世纪9u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在加强多边领域内的对话与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1)面对西方国家在多边外交领域以种种借口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行径,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密切合作,进行了有效的抵制和斗争。(2)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强调应充分听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见,主张通过广泛讨论达成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改革方案,赢得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赞同。(3)中国坚决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合理要求,积极参加联合国发起的一系列旨在促进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的活动;同七十七国集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合作关系,并作为观察员参加了不结盟运动的重要活动。(4)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力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地区危机和冲突;全面参与国际裁军活动,为达成《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作出了积极贡献。(5)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