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岳麓版)
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岳麓版)第4页

冶金 青铜铸造:商周时期,数量多,种类全,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钢铁冶炼:春秋时期发明,会炼块炼钢;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冶金燃料:春秋时期是木炭,皮囊鼓风;汉代开始用煤,北宋相当普遍;南宋开始用焦炭,明朝流行。 1、官营:

两种制度:征役制(西周以来,工匠职业世袭,没有人身自由,世代为官府劳作)和雇募制(唐代以来,官府和工匠两厢情愿,公平交易)

优势所在: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产品质量管理严格。

局限所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工匠劳动积极性低。

2、私营:

产生时间:春秋战国以来

产生原因: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

经营方式:唐代以前,农民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唐宋以来,商品化程度加深,明代出现雇佣劳动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

3、官营和私营的地位变化: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西周到明代前期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明代中叶以后

纺织 丝织:上古时代,养蚕缫丝;西周以后,突飞猛进;汉代声名远播,被誉"丝国";唐代技艺极具艺术神韵。

棉织: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江苏的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棉布到明代后期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陶瓷 陶器:彩陶、黑陶、白陶

瓷器:东汉晚期烧出成熟的青瓷;南北朝烧出白瓷;隋唐时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出现粉彩和珐琅彩。   6、商业

  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商业产生,以物易物,原因是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

  商朝时: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成为大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许多著名都会形成。

  隋唐时期: 南北经济往来密切,外域商人往来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元朝:纸币广泛流通,步入新的高峰期。

  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成为商品,白银广泛流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徽商晋商闽商宁商等大商帮渐次形成。

  7、重农抑商

  产生:战国时期,原因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

  发展: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松动:中唐以来,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强化:对商业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盘剥商人。

  后果:虽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8、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明中叶以后

  特征:工场主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集中起来进行生产,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劳动效率都较高。

  地位: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

   经济结构: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仍占主导地位。

  

  受阻原因 生活水平: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及其低下。

  

   政府政策:重农抑商(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海禁政策

 

中西对比:明清易代之际,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此后一二百年,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而当时的中国仅处于农耕经济的顶峰,中西国力兴衰大体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