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教学难点】
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民族工业出现的条件和步履维艰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工业文明的浪潮席卷全球,当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遇到西方的工业文明时,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变化呢?由此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觉。
【新课教学】
多媒体课件显示
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年份 输出总额(英镑) 1842 969381 1843 1456180 1844 2303619 1845 2394827 1846 1791439
变动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出现。
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
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的变动: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 :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数倍)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 西方列强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大批丝、茶从上海、广东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8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53万担。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
总结:
变动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表现:"纺"与"织"分离、
"织"与"耕"分离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