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这两首诗是诗人第二次游秋浦创作,诗人此时已进入暮年,离开长安已达十年之久。
9.下列对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其四描绘了一位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的形象,其十描绘了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形象,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B.其四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愁之深重,其十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到秋浦之后的内心感受。
C.李白的这两首诗都写到了猿声,"猿声催白发"借猿声的凄厉来渲染内心的愁苦,"猿声碎客心"借猿声的凄厉来劝告人们不要到这里来观赏山水。
D."猿声催白发"一个"催"字强调自己的头发白得非常快,与"朝如青丝暮成雪"异曲同工。
E.两首诗在语言上各有特色,其四语言含蓄隽永,其十运用叠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
解析A项,其十并未通过描绘形象来传达情感,也不是诗人的自我写照。E项,"含蓄隽永"说法错误,其四虽借白发抒发人生感叹,但并非"含蓄"。
答案AE
10.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对诗歌感情的分析鉴赏,要抓住意象,体会形象特点。其四"两鬓""已衰""白发""成丝(思)",表明了诗人年老的忧思之情;其十,前四句写景,最后一句"猿声碎客心"抒情,可知表达的是漂泊游子的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前一首诗借"两鬓"在"一朝"之间衰老,"猿声"催得长短头发瞬间变成白丝,表达了诗人对进入暮年满腹忧郁的无限感慨,从诗人的人生经历看,这首诗还表达了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抒发了一种匡时济世之大志却又无门可报、欲罢不能的矛盾。后一首诗借诗人以劝告的口吻嘱咐友人不要去秋浦,以免凄厉的猿鸣声勾起乡愁,突出游子的思乡之情。
三、语言运用
11.李白的游仙梦迷离惝恍,神奇瑰丽;李白的诗天马行空,风情万种;李白的人生跌宕起伏,快意恩仇......千载之下,提起他,仍然令人神往。也许李白就是我们的梦,请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心目中的李白,至少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
答案示例负酒而歌,仗剑而行。他的一生,本就是一首虚无缥缈的诗。浪迹江湖,行山踏水,把苍茫大地、自然造化,尽皆融入他的诗中。于是,世界也有了情感,有了灵性,有了那踏尽天涯、天马行空的超然与洒脱。
12.仿照例句,结合所给篇目内容,另写一句话,要求与原句句式相同。
《归去来兮辞》:痛感官场的污浊,陶潜的梦想是归隐田园,因此他决定辞去官职。
《梦游天姥吟留别》: 。
解析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分析例句。此题是续写型仿写,句子要明确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梦想、追求和经历。
答案示例感慨权贵的鄙俗,李白的梦想是寻仙访道,因此他期待游历山川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祭灶的习俗虽然由来已久,① 。有的是在腊月二十三,有的是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主要活动是"送灶",送灶不仅要准备好香烛,② ,供果的种类因地域和时代有很大的不同。③ ,这主要是因为传说中灶神是个男子,所以女子主持祭灶仪式的情况并不多见。
解析从第①处后面的"有的是在腊月二十三,有的是在腊月二十四"来看,①处应填入"祭灶的日期却不相同"之类的语句,以引出下文。第②处注意前面的连词"不仅",此处应有照应,并引出下文的"供果"问题。第③处要与后面的语句照应,从"主持人的性别"角度入手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