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革命时机日趋成熟。
(二)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2.结果: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宣布"五族共和"。
3.影响:武昌起义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民国建立,帝制终结
1.民国建立
(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目的 根本目的:实现民主政治,维护民主共和的需要;直接目的:以法律手段约束即将出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 内容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人民拥有自由权利,确立权力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原则 ①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②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③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④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意义 ①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在中国宪政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②对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注]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维护君主统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渐进式改革,但改革结果适得其反,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比如君主立宪削弱了清廷的政治控制力,经济新政使得民怨沸腾,文化新政使得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体结构
[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从人员组成看,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政权;从其颁布的法令措施看,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愿和利益。但同时,其对内未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对外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充分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布的,其中三权分立制度参照了美国,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但因人设法违背了法治精神。
2.帝制终结
(1)1912年2月,清帝退位,帝制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