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
B.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周:全。
C.戍卒叫,函谷举 举:擎起。
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解析:C项,举:攻占。
答案:C
5.下列两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解析:①两个"之",前一个为代词,后一个为结构助词;②两个"而"都是连词,前一个表转折,后一个表承接。
答案:B
6.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 )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指当时的人(如杜牧);④指秦人。
B.①②④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指后人之后人,更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指当时的人。
D.①④相同,都指当时的人;②③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
解析:联系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可以推知。
答案:B
7.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选文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在选文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解析:C项,"寄予了一定的同情"错。
答案: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