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4单元 17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4单元 17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6.状语后置句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

  7.省略句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8.固定句式 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9.状语后置句 唐代僧人慧褒开始在此筑屋定居。

  [常识·速览]

识作者

  改革家和文学家--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识背景

  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 1054 年 4 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 7 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文章说明要实现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推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全文六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最后一段,说明记游的时间及作者。

[文脉·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