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七单元 戊戌变法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七单元 戊戌变法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2)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军机四卿"及其他维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3)政变后除了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知识点三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2)主观原因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幻想。

2.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3.历史意义

(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希望通过改革实现中国独立、民主和富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概念阐释】

1.戊戌政变: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2.戊戌六君子: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3.改良主义:改良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一般来说,是作为暴力革命对立面而出现的。改良主义并非排除暴力革命,而是以温和的手段在细枝末节上对原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