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着疏朗开阔,无拘无束]。
纵一苇之所如[一苇,喻小舟。如,往。],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凌,越过;茫然,浩荡渺远]。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凭,冯虚,凌空,凭空],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小结:第一段以景抒情,先写作者与客在烟波浩淼的水月世界里,任船只在万顷碧浪中自在独行。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不禁飘飘欲仙,产生了夜游泛舟之乐,从而为全文定下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节
1、问B.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明确: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2、解读提示:
于是饮酒乐甚[在这个时候],扣舷而歌之[而,表修饰;之,凑音节]。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泝,同溯.逆水而上。][倒装句]
客有吹洞萧者,倚[依,循。]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所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并非兴由己出,而是完全领略了此时作者的心情。];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 [比喻]。
3、 小结:第二段由景生情,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萧声起,悲意生,一曲洞箫,凄切婉转,主客触景生情,有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五、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背诵1、2段,熟读3-5段。
2、在诵读中边读边悟:第3、4段的主客问答,对人生态度问题作了怎样的思辨?你赞成他们的哪些看法,不同意哪些看法?
[第二课时]
一、品读3-5段。
问1:第3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明确: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既是英雄又是诗人的人物最终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问2:第4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