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①国际:a.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b.吸取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文艺领域的经验教训。
②国内:a.三大改造完成,知识分子已经变成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b.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逐渐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建国初,把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当做政治问题,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这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不相适应的。
(2)含义: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有独立思考、辩论、创作、批评、发表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3)目的: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繁荣新中国的文化事业。
(4)过程: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月,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其报告标志着"双百"方针正式开始实施。
(5)实质: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
(6)影响: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思想。②文学理论界思想活跃,文艺创作的题材、风格得到拓展,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③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人口学、社会学、遗传学等一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与争论。
【例1】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成立 B.文学艺术、学术思想都可以自由发表
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可知"双百"方针是指在艺术问题和学术问题上主张自由争鸣,但必须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内。因此,C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C
2."双百"方针遭遇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