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版必修1 唐山大地震(节选) 学案
2019-2020学年语文版必修1 唐山大地震(节选)  学案第3页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材料一 近日,上海地铁上有一年轻男子以上班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还抢夺拍摄此事的乘客的手机。随后,该男子回应称,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指责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

争座事件频发,除了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缺乏,也与一些市民让座的公德意识缺失有关。然而,公交车和地铁均是公共场所,车上的座位当属公共资源,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照顾老弱病残孕等人群的基础上,一般讲究的是先来后到,顺位而坐,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必须给特殊人群让座,并不是法律规定,而仅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价值取向。现实情况却是,年轻者给年老者让座,变成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而年老者给年轻者让座,被公认为违反了常规和伦理,这显然是一种道德的"错位"。

从某种程度上讲,发生在公交车和地铁上的"让座风波",实际上是整个社会人文关怀的呼唤与诉求。因此,与其道德绑架"让座",不如增加公交车、地铁上的老幼病残孕专座。

(摘编自《让座不如增加专座》,2017年7月6日《北京晨报》)

材料二 越是这种人人自觉、从善如流的时候,也越要防止出现那种过犹不及的"指教心态"--有些人好为人师、越俎代庖地"做人情"。

有道是"让座是情分",上海地铁中的"让座指导"之所以乏人认同、少有点赞,是因为时下确有这么一种文明的"陋习":一些人所谓的讲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常常是用作审判他人。这里,还应该批评一下那个拍照的乘客,且不议随意偷拍传播是否有侵权之嫌,而动辄以曝光威胁他人让座,显然已跟文明修为背道而驰。

真正的文明引导者,一事当前,只会先想到"我能怎么做",而不是拿手电筒照别人,习惯性地去指教"你该如何来"。

(摘编自《多做让座主角 少当"让座指导"》,

2017年7月6日光明网)

材料三 在如何对待公交"让座"这类道德行为时,我们常常没有厘清乃至有意无意间混淆了"道德高线"与"法律底线"之间的区别和界限,误将"道德高线"认作"法律底线"。很明显,"让座"只是一种"道德高线"而非"法律底线"层面和意义上的行为。只可以在道德上倡导,而不可以在法律上强制,即使"拒不让座",也并不违反法律。误将"道德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