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3.9说木叶 第一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3.9说木叶 第一课时 教案第2页

5)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7)"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思路:

第1段:列举诗句,引出议论话题--"木叶"成为古诗意象。

第2段:提出古诗中用"树""叶""木叶"而不用"树叶"的文学现象 (现象)

第3段:提出要对"木"的来历进行思索。 (质疑)

第4至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解疑)

其一:艺术特征之一:"木"用于秋风叶落季节,含有落叶因素。

举例、比较:"高树"--满树叶子、饱满

"高木"--叶子越来越少、空阔

分析原因:诗歌语言有暗示性。

具体阐释:"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一致,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木叶"--"木"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被排斥到"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不一致,"木叶"暗示着落叶。

其二:艺术特征之二:"木"有微黄、干燥之感。

比较分析:"树"--褐绿色,与叶接近

"木"--微黄色,干燥

举例阐述:"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

清秋的气息。

"落叶"--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黄叶"--长满树上,有微黄颜色,没有干燥之感,缺少飘零之意。

"落木"--比"木叶"更空阔,洗尽绵密之意。

第7段:小结--概念相去无几的词语,艺术形象几乎是一字千里。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