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二、 探究学习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
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
三、总结收获
(一)官渡之战
1.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VS曹操。
2.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1.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2.时间:公元208年;作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号 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 蜀(汉)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四、巩固训练
1.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是在
A.211年 B.222年 C. 220年 D. 263年
2.下列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 B. 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3.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 诸葛亮
4.三国时期的夷州指的是今天的
A.台湾 B.海南岛 C西藏 D. 广州
5.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
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战败
C.赤壁之战结束后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6.吴国都城建业在今
A.江苏省境内 B.湖北省境内 C. 江西省境内 D.安徽省境内
7.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词中的"三国"指哪三国?
2)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3)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一练 板书设计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200年 袁绍与曹操
二、赤壁之战 208年 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