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心术》教案
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心术》教案第5页

5、敌我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⑴重点字词:主、缒、固、侮、尝、去就、决

第一个"尝",是试探;第二个"尝",是检验,衡量。

去就:进退。

⑵难点突破: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具体如何制胜?

正如苏洵在《权书》引言中所说,孙武所谈的兵法只是一般规律("夫孙氏之言兵为常言也"),譬如:"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

至于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具体如何制胜,孙武则并未细说。

但苏洵却给出了具体的办法:

将战,必审知其将之贤愚。与贤将战,则持之,与愚将战,则乘之。持之则容有所伺而为之谋,乘之则一举而夺其气。虽然,非愚将勿乘。乘之不动,其祸在我。分兵而迭进,所以持之也,并力而一战,所以乘之也。(《权书•法制》)

将要打仗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敌人的将帅是贤能还是愚鲁。同贤能的敌将作战,要善于和他相持;同愚鲁的敌将作战,要善于乘势压服他。善于同敌人相持,就让自己能有机会窥测到对方的弱点和规律,然后运用智谋战胜他。善于乘势压服敌人,就可以一举而使敌人丧失胆气。虽然如此,敌方将领如果不是平庸之辈,就不可对他用压服的办法,因为对他实行压服而他却拒不出战,就会造成我军的灾难。把军队分为几个部分轮流进攻,这就是同敌人相持的办法;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歼灭战,这就是压服的办法。

6、忍发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⑴重点字词:理、势、节、屈、沮、穷、辱、技、支、自爱

屈:理亏。

穷:陷入困境。

支:对付。

⑵深入思考:为什么说"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联读1: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余制其后,乃克有济。(《权书•项籍》)

我曾经说过:项籍有夺取天下的才能,而没有夺取天下的谋略;曹操有夺取天下的谋略,而没有夺取天下的度量:刘玄德有夺取天下的度量,而没有夺取天下的才能。所以,这三个人终其一生都未能获得成功。况且不能舍弃一些东西,就不能取得天下的形势;不能忍让一些事情,就不能完全拥有天下的财利。因此,有些地方不去夺取,有些城市不去攻占;有些胜利不去获取,有些失败不去逃避。得到不得意忘形,失掉也不恼羞成怒;任凭天下人各自为所欲为,我从容地后发制人,这样就可以获得成功。

在苏洵看来,忍,是飞跃之前的一步后退,是为了积蓄更多的力量和拓展更大的空间。所